天价彩礼造成畸形男女关系

一笔彩礼,掏空了一个家庭,也买断了女孩儿的一生

作者 / 陈琪

来源 / 非凡油条(ID:ffyoutiao)

创业见闻(ID:chuangribao)授权转载

1

三天定婚姻:一天相亲十多个男人

" 我中考没考上好高中,就去我爸那边(北京) 读中专,应父母要求学会计。才读了一学期,我妈就给我打电话说不要读了,回来相亲。"

小 A 的家乡是福建莆田的某个村庄,那里以天价彩礼而闻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相亲不过是留给两个年轻人联系方式,让他们自己约时间见个面。

可是在小 A 家乡,事情却不是这样。

村子里的人大多在一年其他时候在外地打工做生意,相亲的时间窗口只有春节前后这一个月,男方家庭心情更是急切,他们希望早些将婚事促成,能在大年三十前把媳妇娶回家冲喜最好了。

如果过了大年三十还没结成婚,那么正月十五之前也要把事情办妥。

所以当小 A 这种年轻女孩子回家过年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媒婆每天带着不同的男方家长来家里看她。小 A 回家三天,见了三四十个相亲对象,平均每天见十多个男人,连她自己都记不清谁是谁了

" 我头天晚上刚到家,第二天早上 8 点多一个和我家有亲戚关系的媒婆就领着男方一大群人来我家看我。其他媒婆知道我回来了,个个每天都带着好几个男生往我家跑,很多甚至都没跟我妈提前打声招呼。

我回家三天,就相了有三四十个人,最后弄得连跟我聊天的男生是谁都分不清了。到了第三天晚上,那个有亲戚关系的媒婆就给我和我妈做思想工作,说看了那么多男生却还没订下来会被人说闲话等等。

本来我以为她说媒的是那个和我在微信正聊得挺合拍的男生,就答应了。媒婆当晚就带着男方来我家下聘(168.8 万),等人来了我才意识到弄错人了。当时很尴尬,因为跟我聊微信的那个男生说第二天早上要来我家下聘,后来我只能跟他说别来了,我已经订婚了。"

真是个狗血又乌龙的故事,但在福建莆田某村,这就是春节期间每天都在发生的惨剧。

你可能会问,结婚就不需要感情基础吗?这样认识一天都不到,长相都没记清楚就能结婚?

那你就太小看各地的观念差异了。在那里,如果你问 " 才认识几天怎么会有感情,没有感情怎么结婚?" 长辈们会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你说:

" 结婚需要什么感情?等一起过日子了感情都会有。"

真是让人无法反驳。

小 A 也没办法,不嫁也得嫁,也只能说服自己,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可现在她也后悔莫及了:

" 本来我以为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但是我发现我错了。我很想离婚,但是我知道离婚很难,毕竟夫家人出了那么多彩礼,那些钱我娘家人肯定也不会还。日子只能得过且过了。"

这让人不由得觉得她的婚姻已经变成了一场买卖,买定离手,钱还没有到本人手上。这也不是小 A 一个人的悲哀。该村现有人口 7150 人,在近 24 年内仅有 38 人离婚,其中 90 后仅有 2 人离婚。一想到高额彩礼钱,连离婚的底气都不足了。

退钱则是不可能的,娘家要是肯退钱算你孙子。

2

猛涨的彩礼:一次支付一百多万元

当地高昂的彩礼价钱,是和很多因素有关的。

很多人认为高昂的彩礼是传统习俗,是祖辈坚持下来的,这是不对的,起码在莆田的这个村庄是不对的。半个世纪以前,当地还很穷困的时候,就没这么多讲究,结婚时只能以猪肉、面条、红薯等作为聘礼。

改革开放后,莆田人的经商才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富裕起来的当地,彩礼金额逐渐提升,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 3 万元左右,增长到本世纪初的 10 万元以上,近些年一路飙涨到突破百万元大关。

所以天价彩礼在当地,也不过是最近几十年形成的,远谈不上有多 " 传统 "。而且与很多人认为的越穷的地方越容易要高价彩礼不同,这个莆田的村庄很富裕,照样也会要高价彩礼。

而且彩礼的逐渐攀升,很符合 " 剧场效应 "。意思是,大家都坐在位置在看戏,就都能看到演出,这时忽然有观众站起来看戏,就会挡住别人,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变成了站着看戏。

在村子里,只要有先富起来的人拉抬财力价格,那么彩礼的恶性膨胀就不可避免了。

可是剧场效应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这是个封闭剧场,假如是开放的,懒得站起来的观众大可以去别家观看,就没有这么累了。所以如果这个村子里的人习惯和外地人结婚,那么高彩礼也未必会影响到村子里所有家庭。

可惜该村的婚姻也相当封闭。2008-2018 年间,该村女性结婚 288 例,其中和同村人结婚就有 208 例,和本镇或相邻镇人结婚 56 例,只有 11 人和莆田市以外的人结婚。

这是因为当地人的本地自豪感很强。村里人觉得自己的村庄是风水宝地,在这里成长的姑娘贤惠顾家,知根知底,语言和习俗都熟悉,比外地的姑娘要好很多。

当然,这种本地自豪感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很多地方学者的营生就是为本地人的自豪找到合理的解释。

唯一令人费解的是,一般越是封闭的圈子,越是没出去见过世面的人,才会抱残守缺地认为本地最好。像莆田的这个村庄,人们多在外做生意打工,为什么会有如此浓厚的本地自豪感呢?这还需要更多社会学者的努力去解释。

而过于封闭的通婚习惯,也在这里造成了一些糟糕的后果。

本来,东南沿海重男轻女的现象就比较严重。该村近 20 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25.87,相当于每 126 个男人才对应 100 个女人,年轻女性相对来说是很稀缺的。人人都想要儿子传宗接代,可是每 126 个儿子里,就有 26 个找不到本地媳妇,又要怎么传宗接代呢?

重男轻女除了体现在生女孩不如男孩多之外,还体现在对女孩婚嫁的态度上。在该村,女孩出嫁之后,就和娘家无关,既不能继承娘家遗产,也不必赡养娘家父母——女孩彻底成为夫家的人,哪怕在夫家受了欺负,娘家也管不了。

一笔天价彩礼,完全 " 买断 " 了女孩,一个封闭市场的恶性循环就这样开始了。

3

早早要嫁人:21 岁就是大龄剩女

这些婚前十分抢手,被三四十个男人 " 相亲 ",结婚更是让夫家出了大笔彩礼的女性,按理说是属于很稀缺的性别了,会有好日子过吗?

那你真是想多了。

一个证明了自己员工被另一家公司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挖角之后,他接下来的工作一定会成为一场噩梦。因为掏了大钱的老板,想让此人把溢价通过更努力的工作赚回来。这和天价彩礼下的女人是一样的。

这些女孩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人生被排除了很多选项,仿佛这辈子为的就是这次婚姻。她们从小时候就为这个目标做准备,并在出嫁后要满足夫家的各种要求。

婚前就早早准备结婚的原因也不难猜测:由于当地有着天价彩礼,对于有儿有女的家庭来看,最优策略是把女儿嫁出去,接受天价彩礼之后,在为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将收到的彩礼当做儿子的彩礼给到媳妇的娘家。

这就要求有女儿的家庭必须控制女儿的出嫁,以便收取天价彩礼为儿子娶媳妇做准备。为了这个目标,中断教育也是可以的。

比如上面的小 A," 读中专 …… 才读了一学期,我妈就给我打电话说不要读了,回来相亲 "。

哪怕读了本科,早点嫁人也是逃不了的义务。另一位村里的姑娘小 B 不想早早嫁人,还被家长责怪,说她 " 太有主见 ":

" 家人都劝我,‘年龄越大就越不值钱、相亲对象条件也越差,赶紧挑个差不多的就行了’。我反驳说,‘才认识几天怎么会有感情,没有感情怎么结婚?’可长辈们会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我,‘结婚需要什么感情?等一起过日子了感情都会有,你看 ×× 她们不都是这样。一直不嫁你让家里人的面子往哪搁?当初就应该听 ×× 的话让你不要读了,书读多了就是太有主见。’我气得继续说,‘她们甘心过那种生活。可我已经是大学生了,难道还要和她们走同样的路?’长辈们也会底气十足地回应我,‘不管读多少书,你是这里的人,就必须按照这里的习俗’。"

真是理直气壮啊。

可是按照当地习俗,结婚就要趁早。另一个女孩小 C 想在相亲时候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可随着她年龄越来越大,相亲对象质量居然变差了,她只好在 21 岁的时候就草草嫁人(是的,21 岁在那里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

" 我从 18(虚岁)起每逢过年就一直在相亲,但都没碰上心仪的,不知不觉就拖到 22(虚岁),到后来给我介绍的‘质量’就越来越差。眼看着年龄越来越大,就只好将就着把自己嫁给了一个出得起聘金,但毫无好感的男人 "

在当地,女孩拖到 25、26 岁还没嫁人,相亲对象很可能就是二婚的、残疾的男人了,现实也逼着她们要早早嫁人。

在大城市单到 30 多的你怕了吗?

4

夫家要讨债:你看这个家为你花了多少钱!

就连 21 岁都被嫌弃是大龄了,这个村庄女孩结婚的合适年龄是低于法定结婚年龄的。大多数女孩在结婚的时候,因为低于法定婚龄,连结婚证都领不到。哪怕法定婚龄达到了,像小 C 这样的女孩也因为按照习俗,和别人已经是村里公开的夫妻,对领结婚证并不上心:

" 反正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夫妻了,结婚证有空再领,不着急。"

在这里女方认为村里的习俗会保护她的权益,但本质上还是没有领结婚证,合法权利并没有受到保护。这样一来,公权力就无法介入对她们的保护,她们只能指望村里的习俗,这是一件有很大风险的事。

比如村里习俗是多生孩子,尤其是男孩," 生女儿也可以,要是生了儿子就更好了 "。嫁人的女人,在婚后第 1-2 年会先生第一胎,之后 1-2 年再生第二胎,完成为夫家传宗接代的责任。但人的思维到了这时候才会成熟,说不定有的女人觉得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打算离婚。可是有了孩子的牵绊,这婚也离不成。

而在婚姻关系内改善自己的处境,对于这些女人也是很困难的。当她们声索自己的权益时,往往会被夫家以高额彩礼相威胁。在夫家看来,只要交了高额彩礼过了门,媳妇就是被自家买断了,必须服从夫家的不合理要求,正如那些被高薪挖走的员工一般。

有个女人在生完孩子后,想要有自己的经济来源,靠做微商赚了些钱。这件事被婆婆知道后,便要求她将赚的钱上交,她不同意,婆婆居然说:

" 你看这个家为你花了多少钱!"

她实在是无言以对。

这些付出了天价彩礼的家庭,心情是很不平衡的,认为都是因为要娶这个媳妇才花了家里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比较多的情况是,公婆逼着媳妇早点生孩子,而吃相更不好看的夫家,则会提出更多的无理要求,一旦媳妇反抗,就拿出高额彩礼说事:

" 夫家人在大庆经营着一家钢管租赁厂,刚嫁过去时他们让我一起帮忙给用来租赁的钢管擦油保养,但是那个太脏太累了,我不愿意做。我想出去上班,但他们不肯,说这样家里没人打理。迫于无奈,婚后我只能天天在家里做饭、做家务,伺候一家老小。但他们又说我很好命,不用工作,在家里做阔太太。

而且,夫家人总认为我很有钱,找他们拿钱买食材、生活用品时他们经常搪塞我,有几次还反问我:‘你没钱吗?’就像是要把花在我身上的彩礼钱捞回来。更可恶的是,因为我嫁进门一年了还没怀孕,过年的时候,夫家人怕回乡被人议论面子挂不住,就让我和丈夫两个人独自留在大庆看厂子,完全不给我商量的余地。"

对于这个村子的女孩来说,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她们都要被绑在这个村子的高额彩礼上,婚前为其准备,婚后则不得不因此受到夫家管制。她们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

还有一个办法是嫁到外地,可是外地男孩知道了该地的天价彩礼之后,也就望而却步了:

" 身边很多人调侃我‘你们那的姑娘娶不起啊!’。我认识的好几个与异地人谈恋爱的女孩子,最后都是因为彩礼的问题分手了。明摆着的事啊,不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人谁愿意出那么多钱娶媳妇。"

但是彩礼好像也没有落到女人们自己手里啊,这事跟她们真的有关系吗?

5

男女都互害:花钱添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说完了天价彩礼对女孩的戕害,我们再看看对有男孩的家庭,天价彩礼的巨大危害。

你先想想让你一口气掏出一百多万,对自己家会造成什么影响,就大概能理解了。

土豪另说,一般家庭为了凑够这笔钱,并且为结婚做其他准备,就必须想尽办法,比如找村子里其他人家借钱。要是还不够那怎么办?把自己家的女儿嫁出去收彩礼钱咯。

比如有一家为了给儿子结婚盖新房,就是如此操作:

" 我今年高二,按父母的意思辍了学,回来相亲。去年,家里为了让大我 2 岁的哥哥更容易找对象就向亲朋好友借了一笔钱盖新房子,并承诺来年我嫁出去了就能立刻还钱。其实我有男朋友,但他不是我们这一带的,家境普通根本出不起那么多钱娶我。迫于家庭的压力,也为了给家里分担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最后我跟他分手,嫁给了一个邻村男人。"

这种嫁女儿为儿子准备媳妇的办法,让每家都花了很多钱,心里也添了堵。这不禁让人想到两个人吃屎的笑话:两个人在路边看到一坨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你要是能吃下它就给你一万块钱。另一个人吃了屎拿了一万块钱,心里不服了,看到另一坨屎则要求他的同伴做相同的事,也给他一万块钱。他的同伴也心疼一万块钱,就也吃了屎。最终结果相当于两个人都没拿到一万块钱,可都吃了一坨屎。

更惨的是,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会有人选择假装吃屎骗取一万块钱。

当地有个女方家在外地请了个女子假扮自家女儿,和该村的男子结婚,该女子在结婚不到一个月就跑了,男方家所花费的巨额彩礼也白花了,在字面意义上实现了人财两空。

可见如果天价彩礼的风气愈演愈烈的话,更恶性的事件,比如这种骗婚案件,也会继续发生,对于想要娶媳妇的男方家庭也是相当不利的。

以上这些故事是福州大学的教授在莆田做田野调查时收集到的故事。故事内容令人唏嘘,原来这些动辄拿得出一百多万的家庭也过的也是互相喂屎吃的生活,我默默看了一下自己不到三位数的存款竟露出了憨厚朴实的笑容。

这些故事也给了年轻人一些启示:

1. 保持自由,尽管自由的下场和你的本事有关。但起码,家庭不会给你喂屎。

2. 天价彩礼得来的婚姻难有信任可言,基本就是一场绑架。想要婚后的信任?谈感情吧。

3. 这套婚姻买卖的模式也并非没有受众,比如最近微博上火的那个 86 年在北京的皖北阿里 P8,他相信的怕也是经济条件换婚姻。据说后续有很多女孩联系他,可见市场还是存在,只要价格开的足够高就有买卖。

总之,天价彩礼对于那些有钱却难以培养感情的人是好事,而对其他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件坏事,最终会将人推到男女互害的境地——看看微博和知乎上那些为彩礼吵破头的男男女女就知道了。

《圣经 · 雅歌》有云:

" 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

警钟长鸣啊。